官方老師
2022-09-0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聽話,事事聽從自己的意見。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缺乏主見,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沒主見是什么原因,助力家長對癥下藥。
隨之孩子的長大,他們的自主意識會隨著增強,理想情況下會變得越來越有主見。然而還是不少孩子會變得沒主見,原因就是受到父母以下三種行為的影響。
1、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生活
有很多的父母對于孩子過度疼愛,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做不好。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就會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可是,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沒有機會去選擇。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做任何的選擇,孩子都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2、不舍得放手
很多父母覺得不管孩子長到多大,都認為孩子應該聽自己的。所以給予孩子的關愛與幫助也不會減少,會不斷地去干涉孩子的生活。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容易失去主見,同時還可能成為社會上的“巨嬰”。
3、父母喜歡否定孩子
父母如果經常否定孩子,會容易造成孩子沒主見。以下場景我們都很熟悉吧:去商場試衣服,孩子看好一條裙子:“這裙子不好看,換這條吧。”孩子喜歡跳舞:“跳舞有什么用,還耽誤學習。”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你還小,懂什么啊。”
以上這類話都會造成孩子自我設限,父母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打擊他們思考和選擇的積極性。時間久了,孩子再也沒有信心發表自己的想法,甚至會覺得自己說什么都是錯誤的,也就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失敗,會選擇為孩子包辦事情。這樣的行為我們雖然可以理解,但并不贊同。原因就是它會導致孩子缺乏主見,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1、學習
因為常常聽從他人,所以缺少自主意識。在上課的時候,很難將老師說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內在思維。一個人無法通過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漸漸地就會變成一個無法主動學習的人,學習成績也會因此下滑。
2、生活
有主見的孩子在生活中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為有足夠的生活常識,所以在遇到很多問題都可以及時解決。沒有主見的孩子遇到問題很難自己解決,通常會想要他人幫助,在無人幫助他時就會陷入困境。
孩子是一個個體,萬事不能光依靠父母,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努力,需要變得有主見。那么我們可以怎么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呢?一起來看看吧。
1、提高主見意識
讓孩子通過一些成功的典型事例或者通過身邊反面例子,體會學習、生活中有“主見”,能夠堅持自己想法而執著奮斗所帶來的好處。充分認識到“無主見”對人的影響及危害性,從而提高孩子的“主見”意識。
2、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當孩子遇事有疑問時,引導其多獨立思考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同時應讓孩子知道,只要是經過充分的證實后確信孩子的做法或觀點是正確的,就應敢于堅持,而不要隨意被周圍人的思想所左右。
3、小事讓孩子做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過生日請哪些小朋友,到商店買什么樣的衣服,選擇什么玩具等。“大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如房間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籌劃設計方案,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如果可行,則盡量采納其建議。在孩子得到多次的肯定、贊許和褒獎后,自然會增加自信,“主見”意識也會慢慢形成。
4、給孩子表達意愿的機會
改掉為孩子做決定的習慣,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如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可以問他自己想買什么;替孩子洗澡前,可以問他應該做些什么準備;帶孩子出門,可以問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帶孩子去旅行,可以問問他覺得要準備些什么東西等等。
5、教會孩子說“不”
要使孩子有主見,必須破除孩子對權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說不”游戲,家長有意出錯,讓孩子挑出錯誤的地方。比如,家長說:“桌子、椅子、床頭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東西,都是家具。”孩子說:“不對,毛巾被是可以用的東西,但不是家具。”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盲從別人,模仿別人了。
在以后孩子的學習、生活上,家長需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培養孩子變得有主見,讓他們去掌控自己美好的人生。以上就是孩子沒主見是什么原因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內向的原因造成的
下一篇:軍事化管理封閉式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