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手機作為生活的工具,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更是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要想讓孩子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家長要采取靈活的方式,幫助孩子戒掉游戲癮。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對于孩子沉迷游戲如何開導。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家長要掌握好合適的方式積極引導,理性的應對孩子的沉迷問題,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到沉迷的危害。
1、告訴孩子手機的危害
讓他明白父母的良好意圖。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明白沉迷于手機的危害,明確這一時期的學習是首要任務。在此期間,孩子們不太依賴父母之間的關系。
2、家長要做個好榜樣
如果不想孩子玩手機,那么父母就要做個好榜樣。工作回家后,大家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只要孩子在身邊,最好都不要玩手機。在孩子禁玩手機期間,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
3、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或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都是治標不治根的做法。
4、轉移注意力
小學生依然需要父母的高質量陪伴,陪孩子一起做益智游戲比賽對孩子的成長有益,對親子關系也有好處。孩子玩手機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所以在幫孩子戒手機時,父母需要制定長期的計劃,并堅持執行。
5、要發現并培養孩子的正當愛好
造力越高,孩子往往就越自信自立,興趣更廣泛,好奇心也強、想象力非常豐富;有創造力的孩子點子多,問題多,而且不會輕易滿足簡單的答案;對于相同的問題,有創造的孩子通常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
現在的手機游戲是五花八門,讓孩子眼花繚亂,很多孩子沉迷游戲世界中無法自拔,很多孩子缺乏自律一旦玩起游戲就忘記一切,家長要理性引導,應對孩子的沉迷問題。
1、家長對孩子理性的一起分析玩游戲的利弊,讓學生知道,一旦玩游戲上癮,就會影響學習成績,美好的理想就難以實現。為孩子制定一定的作息時間,除了學習一天玩手機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個小時。并且每天監督實施,該學習時就學習,不該玩手機電腦時堅決杜絕。為此,要讓學生做到自強自律,控制自己不去玩手機電腦的習慣。
2、家長可以把學生玩游戲的時間適當的疏導到其它的活動中,可以讓孩子每天幫助做家務,學習洗衣服,做飯等等。也可以打球,跳舞,跳繩或者畫畫等健康的業務活動中去,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3、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帶孩子多去參加戶外活動,聚會也好,旅行也罷,過程中雖然家長會很累,但你會發現,在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探索真實世界的時候,自己也變得不那么需要時刻看手機,孩子就更想不起來手機了。
4、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有的家長一味的不讓孩子看手機,孩子窩在家里,也不知道干什么,很無聊。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其它興趣,孩子刷手機也是因為無聊,不知道做什么。一旦孩子有很多的愛好,哪有那么多時間看手機。可以跳舞、聽歌、畫畫、拼圖、樂高、閱讀等,家長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選擇幾項孩子喜歡的培養。孩子有事可做才不會沉浸在手機上。
5、鼓勵就是動力。任何一個愛好的養成,都需要持續的艱苦的努力。家長一定要清楚這點。在孩子丟掉手機,培養愛好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及時的鼓勵和獎勵,進行正面強化,孩子的興趣養成就會更快!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的愛好興趣,就一定會丟掉手機!
6、堅持就是勝利。孩子一旦有了興趣,父母就要陪伴孩子堅持不懈地堅持下去,從中找到樂趣,創造樂趣,在樂趣里提升和完善自己。那樣,孩子就有了內在的動力,孩子就會追求比玩手機更豐富多彩的生活!
當孩子出現沉迷的問題時,家長要去理性分析,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原因,從而積極的去對癥下藥,耐心溝通和引導。
1、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常在家里打電話、發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戲、看電影,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2、孩子缺少陪伴
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獨又無處訴求,而手機里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內容信息,沖擊著孩子的視覺和大腦,孩子更容易對此感興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獨、無聊和煩悶。手機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個娛樂伙伴。
3、尋求釋放,獲得力量
手機成癮表面是手機問題,折射的是家庭教育問題。網絡游戲的即時獎賞效應和青少年缺乏可以替代的成長環境是很重要的原因。在現實世界中受挫,就會在網絡世界找成就感。
4、孩子缺乏自控力
對于玩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當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家長喊停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親子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時間觀念。
當孩子出現沉迷游戲的問題時,家長要保持冷靜,理性的去應對孩子的問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以上就是關于對于孩子沉迷游戲如何開導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