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面對孩子厭學,家長首先不能心急,否則適得其反。要先找準原因,對癥下藥,然后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有進步要及時鼓勵表揚。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當家長發現孩子厭學之后,一定要找到原因積極的去引導,不要操之過急,多去理解孩子的情緒,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對癥下藥。告訴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有父母的陪伴和幫助,一定能戰勝困難,鼓勵孩子樹立信心。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學習遇到困難,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梳理、復習曾經學過的東西,消化吸收,再循序漸進,讓孩子把落下的課程慢慢補回來;如果是來自外部環境或者是老師、同學的壓力等,家長需要與學校和班主任溝通,消除這些困擾孩子的問題。
2、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孩子厭學,父母對孩子肯定是不滿意的,難免言語上會表現出來,甚至是惡語相向。孩子厭學,他一定是遇到了問題,心里是不快樂的,情緒是低落的。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施壓,再訓斥或責罵,等于是把孩子在厭學的路上又向前推了一把。
3、多捕捉孩子的閃光點,積極肯定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擁有自信。
4、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有效的平等溝通,不讓嘮叨、指責成為互動常態,這樣只會加劇厭學情緒。
5、對孩子的要求不能過高,在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或者看到孩子有一定的努力時,都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事情,家長都要看得見。
6、與班級老師達成共識,一起關注孩子的進步點與成長點。
7、理解孩子的心情,走進孩子心里;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
8、及時跟蹤,防止厭學反復。厭學這種現象最容易出現反彈。有些孩子經過家長和老師的勸說終于返校上課了,但好景不長,又偷偷的上網了,或心理承受能力低,容易自卑,或吃一兩天苦就堅持不下去,這時候就又產生了厭學情緒。因此,厭學這種現象還要注意后期的跟蹤,疏導,防止反彈。
當孩子厭學的時候,需要家長對孩子心理上的教育。首先應該查明原因,家長應及時地跟孩子或是老師進行溝通,從而對癥下藥。
1、輔導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及時想辦法,輔導孩子的學習,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請家教,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2、將孩子特長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
家長可以將孩子的特長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調查表明,很多厭學的學生,他們一無特長,二成績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習慣,如經常上網玩游戲。
3、批評孩子要有尺度。
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中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和家長,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對待孩子的厭學,很多家長都是一頓訓斥,不可理喻的吼叫孩子,這樣對于孩子的引導是沒有好處的,家長應該循循善誘,耐心引導,積極教育。
1、消除孩子的抵觸情緒。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一直去限制孩子,認為孩子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就全部給孩子包辦。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生理反應。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用長者的身份去教育孩子,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出現抵觸情緒,不但孩子不會聽你的話而且更容易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家長要徹底摒棄我是長者,在我這沒有公平可言這種思想,必須要服從陳腐觀念。
2、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老師和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壓,還嫌不夠,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學生,考不上大學,你就會完蛋,就別來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有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3、幫助孩子建立循序漸進的學習目標。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厭學,因為成績不好,學習能力受到質疑,學習信心不足,往往把學習的困難放大,進而畏懼學習,討厭學習。這些孩子需要的是真正的學習幫助。家長應該理解他并幫助他分階段設定小目標以迎頭趕上,而不是試圖一次提高所有科目。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找準原因,對癥下藥,并及時做好后期的跟蹤疏導,孩子的厭學情緒就會徹底解決。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