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厭學是很多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理性看待,耐心引導。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厭學不寫作業怎么辦。
不想寫作業、覺得學習好累好難,想必不少孩子跟我們父母抱怨過類似的問題。其中有些孩子還嚴重到了不想上學,甚至出現了厭學的特征。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對待。
1、和老師溝通,了解原因。
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點,老師上課講的內容無法聽懂,作業完成有困難,別人十幾種的作業,他可能要做一個多小時,而且錯誤率又很高,這種情況只用打罵根本沒有用,孩子需要你在學習上提供一定的幫助。
2、作業量要合理。
想辦法提高做作業的效率,有的家長只想讓孩子多做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寫完,又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覺得作業老是寫不完,于是就學會偷懶了。作業不要多要精,也要讓孩子有休息的時間。
3、要給孩子講清道理。
知道做作業的重要性,同時加強督促管理,給孩子規定好要先做完作業才能做其它事情,家長要花時間陪孩子,如果只是罵罵你自己又出去玩了,讓孩子自覺完成,那是不可能的。
對于厭學不寫作業的孩子,引導的方式方法非常關鍵,家長要理性看待,正確教育,積極的幫助孩子疏導厭學心理。
1、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些學習計劃,比如可以這樣做:學完作業再去玩、寫完作業在看電視、寫完作業有獎勵等。孩子寫完作業要做好檢查工作,不能一時想起來就檢查一下作業,想不起來管都不管了,這樣的計劃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的。
慢慢的一步一步實施,不能孩子的要求太高,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孩子能完成一部分就獎勵他,不如說今天的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就可以讓他多看一會電視,或者可以出去多玩一會,或者可以獎勵他一些玩具之類的東西,作為獎勵,漸漸地在提高對孩子的要求。
2、良好的學習環境。
首先你得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孩子的心情才會好哦。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盡量不能再旁邊打擾孩子,也不要在孩子旁邊大吵大鬧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腦子要很專注,外界的環境不能太吵鬧,會使人心煩意亂,導致學不進去。在孩子有一些不會做得題時,家長會的可以給一些指導意見,但是不能責罵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能想你請教已經是邁了一大步了。
3、支持孩子安排的學習時間。
有些孩子有自己的計劃,他會在他寫作業之前玩會手機看會電視然后在寫作業,家長也不能太過阻礙,通常這也是一種放松的方法。寫作業之前指定半個小時玩手機,然后再去寫作業應該勞逸結合,不能讓孩子吃完飯就去寫作業,一下子就寫到睡覺前,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有自由時間,就會出現叛逆的心理,會覺得自己是在家長的去強制性去完成任務,就不會想去寫作業。家長應該給他自由時間,要是他自己指定的玩耍時間到了,他還沒有停下來,這樣你就可以去叫他了,要去接受孩子的缺點去鼓勵孩子改正他的缺點。
很多行為背后都映射了很多問題,當家長面對不愿寫作業的孩子,暴跳如雷是沒有用的,不妨擺正心態,積極的去了解原因,對癥下藥。
1、作業帶來隱形壓力。
作業只有兩個字,但是孩子每天的作業會是好幾項。一孩子要記得要寫四行字,要背古詩,要口算50道,還要熟讀語文課文等。這么多的作業,都是靠腦袋記的。孩子頭腦中就會有一種隱性的壓力。
當孩子面對的作業有壓力,就會想逃避。孩子不想開始寫的時候,父母會開始催他。如果孩子每次寫作業都漫不經心,父母就會打他罵他吼他。如果作業跟這個打罵吼多次結合之后就麻煩了一作業和打罵吼之間就會建立穩固的連接。
2、孩子受到不良環境影響。
如果孩子所生活的環境中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孩子的同伴經常不寫作業,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比如說父母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孩子也會有所模仿。
3、孩子自身的專注力不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專注力是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如果孩子自身的專注力不足以支撐著他們認真地寫完作業,那么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舉動,比如說貪玩。與此同時,孩子受到環境刺激干預時自身的專注力保持會更差一些。
4、孩子對于寫作業不感興趣。
如果孩子對于作業的內容不是很感興趣,同時作業又有一些難度,那么孩子很容易會被畏難情緒所裹挾,這就使得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容易表現出磨蹭拖延的表達。顯然,游戲對于孩子的吸引力遠遠比寫作業要高出許多。
家長在引導不愿寫作業的孩子時,一定要沉住氣,保持耐心,積極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厭學不寫作業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