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產生攀比,和家長的教育離不開關系,家長在反思的同時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教育孩子不攀比。
1、不要縱容孩子的消費欲。
很多家長視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恨不得每一樣都要去滿足,要什么就買什么。殊不知,父母對孩子過分的寵愛和容讓,很容易就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家長如果沒有原則地給予滿足,必定會助長孩子的攀比之心。
因此,即使家庭條件挺好,家長都不要放縱孩子的消費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孩子,逐步糾正孩子的虛榮心。
2、給孩子灌輸節儉的觀念。
現在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比較嚴重,家長也是心疼孩子,孩子在大點后,都會給數目不少的零花錢。甚至一些孩子覺得誰花錢多,誰就是老大。
導致很多孩子為此想方設法問家里要錢,然后再在同學面前炫耀,通過請客、購物的方式顯示自己的大方,覺得自己很有臉面。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花錢沒必要太節省,自己是從苦日子中過來的,不能讓孩子跟著自己再受苦,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孩子穿著體面了,自己的臉上也有光。這種教育思想在無意中培養了孩子愛慕虛榮的心理。
3、改變孩子攀比的方向。
如果一個下朋友有攀比心理,那么說明他的內心有和他人競爭的意識,想超越別人,所以,家長要適時抓住孩子的這種競爭意識,將孩子比吃穿、比消費的傾向引導成在學習和好習慣等方面的攀比
比如,如果孩子說誰誰誰的爸爸開著奔馳去接他,你就可以這樣告訴他,到學校里是為了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最終考入比別人都理想的大學,要知道,即使開著價值千萬的車也買不了名牌大學的學歷。
同時,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了解更多的事物,開拓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興趣,比如說讓孩子多接觸鋼琴、舞蹈、繪畫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在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興趣。
4、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上“正途”。
作為家長,以身作則很重要,想讓孩子不貪慕虛榮,自己就也要實實在在。尤其是對年紀小一點兒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家長要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嫌貧愛富或是做沒有意義攀比的事情,為孩子做榜樣,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買昂貴的衣物、玩具或學習用品等,教育孩子不攀比、不比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反攀比。孩子在攀比時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要有”。對付這樣的孩子,快速生效的辦法是反攀比。就是用孩子已有的玩具、物品或者特長來和沒有的人比,讓孩子知道自己有的東西別人沒有,自己有的專長別人也沒有。這樣,孩子的心理會平衡一些。
當孩子說“自己的電腦不如別人”時,媽媽可以反問:“你們班每個同學都有電腦嗎?”這樣的問話促使女兒想到:有些同學還沒有電腦呢。家長再給孩子講些道理,告訴孩子每個人的條件是不同的,所獲得的東西、具備的能力也不相同。有些東西可以比,但有些東西不能比。
比如:當孩子埋怨老師經常表揚某同學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這個同學的優點,讓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學比一比,看能否超過他。
2、改變攀比興奮點。孩子有攀比心理,說明他內心有競爭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者超過別人。家長要抓住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比吃、比穿的消費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等方面進行攀比。
家長要注意的是:改變攀比興奮點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機智地想辦法,避免生硬轉移。例如,當孩子和同學比穿著的時候,有的父母生硬地說:“人家有錢,你家沒錢,有本事你就和人家比學習,將來超過他,賺大錢了自己買新衣服。”這樣的話只能讓孩子感到不如他人,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3、把攀比變成動力。當孩子攀比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攀比的條件,從而巧妙地將攀比變成動力。
如:孩子跟別人攀比四驅車的數量和檔次,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積攢零花錢自己購買四驅車,或者進一步引導孩子查找資料、購買四驅車零件進行組裝,從而形成節約的意識,養成動手動腦、發明創造的良好行為習慣。
4、縱向攀比。孩子在和他人的相處中,通常會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也常常會在比較中產生自卑感。此外,總和他人比較,孩子容易缺乏自主性和獨特性。不妨多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讓孩子今天和昨天比,這個月和上個月比,本學期和上一學期比。
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會經??吹阶约旱倪M步,原來不會的拼音現在都會了,原來不認識的字現在都認識了,原來不懂的道理漸漸地懂了。
這些比較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并在欣賞自己的過程中努力超越他人。如果家長找好結合點,可以引導孩子將攀比變成動力。比如,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將功能落后的電腦,改裝成功能先進的電腦。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為孩子經常跟別的孩子攀比傷透了腦筋。家長要學會掌握正確方法,耐心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教育孩子不攀比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青春期孩子喜歡攀比怎么教育
下一篇:怎么引導孩子不攀比